久違了,有好一陣子沒有更新部落格,

上來都是來回攝友提問的問題^^,

這次做個開箱文預告。

※ 內容會一直更新~ 有空就回來看看吧 ※

文章會和mobile01開箱文會有一點點出入,

主要是mobile01有些話不能亂講- -+ 會被封帳號。

6/20號SONY將陸續出貨新一代的α7s,

我這邊也訂了一台,那為什麼要訂這台來用?

讓我娓娓道來~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 

跟我比較熟的人都知道,我玩的鏡頭都比較反骨,

當M4/3在風行的時候,偏偏我用M4/3接的鏡頭是

4/3系統的鏡頭,因為我知道4/3系統確實光學素質

比較好,尤其是14-35mm f/2,畫質真的讚到不行,

搭配E-M5之後的高畫質sensor真的將這隻鏡頭推到高峰,

或是轉接一些經典的銘鏡,Nikon 58mm f/1.2

東京光學的鳳凰瞳58mm f1.4、或是有名的阿富汗少女鏡

嚐試過很多機背來轉接這些鏡頭,Nikon D800E、E-M1、

X-E2、GH3等等…,也陸續使用SPEED BOOSTER這種

昂貴的減焦轉接環,為了要有更完整的鏡頭視角,因為轉

接不是全幅相機時,視角會被裁切,SPEED BOOSTER

便是M4/3或是APS-C唯一的救贖了。

 

有人問我說,為什麼不買α7或是α7r,我猶豫很久,

主要是SONY給我的既定印象是相機發色比較艷麗,

跟我平常攝影的習慣比較不一樣,所以一直沒有入手

這兩台其中一台,要不然E Mount的法藍距非常短,

非常利於轉接各大廠牌的鏡頭,一些優秀的鏡頭

都可以轉接過來,也不用買太昂貴的減焦環,

如果每一個Mount都要買一個speed booster減焦環,

對一般人來說,太傷錢了。

 

我從日本訂α7s時,售價是223,345日幣,並不便宜,

換算台幣也將近七萬,差不多等於一台125c.c的機車錢了,

對一般家庭而言他不是C/P高的相機,如果要納入這台相機,

口袋也要深一點。接下來,我補上一些相機的規格資料,

不重要的地方,可以上sony官網查詢,因為我懶得打QQ"。

 

畫素:1220萬

ISO:50-409,600

片幅:全片幅

錄影:4K (需外接紀錄裝置)、目前主流的HD錄影最高可錄製

1920 X 1080 60P/50M流量 (其他請查官網XD)

無線傳輸:WIFI、NFC

機身重量:466克

快門:最快可道1/8000秒、有B快門

 

 

可以看到畫素僅有1220萬,不過因為降低畫素的關係,

讓ISO進步至最高可擴展到409,600,這是很可怕的

實力,目前也只有NIKON最新旗艦機D4S能辦得到而已。

跟GH4比較起來可惜的地方是,4k錄影需要外接紀錄裝

置才有辦法使用,不過一般錄影高達60p/50m流量,

已經很實用了 ! 快門最高速可達1/8000秒,也達到

一般旗艦機種能力。無線傳輸除了目前主流wifi傳輸,

NFC也是目前SONY主推的。

 

預計文章會在6月底補完,以下是要測試的內容

 

1、ISO 50-409,600 實測 (已完成)

2、用小光圈夜間錄影實戰

3、-4EV 暗部對焦測試 VS -4EV的GM1(已完成)

4、動態範圍測試 (高反差場所拍攝)

5、各手動鏡轉接實拍 (持續測試中)

6、用高ISO PK 五軸防手震的E-M1 (手持) (已完成)

7、廣角鏡是否還有紅移的問題 (已完成)

8、使用後感想 (消費者角度)

 

6/20 α7S 店家出貨後,到台灣還要個幾天時間,

^___^ 敬請期待我們的測試。

 

<<<<6/17未完待續>>>>

 

6/20 α7S還沒到,不過24-70mm f/4已經先到貨了,

α7s如果高iso夠強悍,應該夜間就用不太到f/2.8鏡頭 (目前也沒有),

機身現在正在報關當中…等待中…

這隻就當作測試中的標準鏡頭 (非轉接)

Jerry Yen 說這隻是最不像菜頭的菜頭 (冏),我想的確是,

不過也趁這個機會也順便測試一下它的實用程度。

 

那大家也先嚐鮮一下,國外sony α7s的驚人iso表現影片吧

 

A7s Low Light Footage from Matthew Allard ACS on Vimeo.

 

 <<<<6/23未完待續>>>>

 6/24 為了這台機器,跟許老闆訂了一些轉接環

 

所以開箱文會準備以下這些鏡頭

Carl Zeiss 24-70mm f/4 (FE) 

Leica R 50mm f/2 canada

Nikon 20mm G f/2.8

Nikon 20mm UD f/3.5

Nikon 20-35mm f/2.8D

Nikon 58mm noct f/1.2

Nikon 105mm f/2.5 P.C

Topcon 58mm f/1.4 (Exakta mount)

Olympus OM 38mm f/1.8

 

<<<6/24>>>未完待續…

 

6/24 的下午,我被義文的許老闆抓住聊很久… XD

他說他對sony α7s也很有興趣,所以這兩天我會去那邊借VM

的廣角來測試,如果VM的廣角(12mm、15mm)

都沒有問題的話,那大致上α7s就是很棒的轉接機了!

 

6/25,正式開箱 - - - - - 原本要想個爛梗來開,後來覺得好累,
就直接打開了。

※ 沒有打燈,傷眼請見諒 ※

今天幫忙錄影和拍照的錄影師是E-M1 (E-M1 大樓 )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近照則是用4/3的50mm f/2 微距鏡


接下來~開箱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不同於台灣,台灣sony會把箱口貼一張貼紙封住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打開~~~ 一堆 …我從來不看的說明書 XD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我有看錯嗎… 兩顆耶…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兩顆原廠電池~~ (灑花),不過台灣是送手把~更划算 A___A (但是我用不到手把哈哈)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USB... 有插頭,另附一條線可以接機身,我還不曉得用途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這些就是所有配件了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接著是主角登場…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正面靚照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可翻轉螢幕,這東西真的很方便 :) 方便高、低角度取景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α7s 標記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全幅E-MOUNT,橘色圓圈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記憶卡是直的插進去,然後錄影鍵在很特別的位置,把玩了一下,其實不會誤觸,也不易按到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跟24-70mm 合體,恩……難怪不做f/2.8光圈,其實這個長度和重量體積頗大的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那…產地是…泰國,哈哈……很希望他是日本製,不過仔細看了一下,機身作工很細緻,
沒有什麼問題。


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 (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)
再來我們看一下α7s的對焦速度(搭配24-70mm),其實還不賴說,
已經習慣m4/3的高速對焦的我,再來玩α7s並不會差太多,
但是我覺得快還可以再快 ! 


廣角鏡紅移測試(6/25下午更新):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Voigtlander 12mm/F5.6 Ultra Wide-Heliar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Voigtlander 15mm/F4.5 SUPER WIDE-HELIAR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Nikon 20mm f2.8 AF

新增一隻廣角轉接鏡測試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Nikon 20mm f3.5 UD版本 ai'd 接口:^^ 一顆很好的低變形的廣角定焦,拍了很多張,
我只放一張上來,怎麼拍都不會有紅移,wonderful !!


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問題,我有看過α7r的紅移蠻可怕的,
不過在α7s上面是完全沒有看到這個問題,大家就可以放心把廣角鏡插在α7s上了。





6/26 錄影測試 (iso 100~ 409,600)

在中和四號公園 ( 一直被蚊子叮 ) 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這是跟肉眼比較接近的一張亮度照片

接下來請看影片
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 (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)



----- 分格線 -----

6/26 靜態照片iso 50 ~ 409,6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△ 這次請出魯夫當model


以下為100% 裁切,高iso除噪 off,jpg直出
搭配的是ZF ZEISS 50MM f1.4 鏡頭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5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1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2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4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8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16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32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64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128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256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512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1024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2048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409600


在機身上的設定,預設的自動iso上限是12800,我也覺得差不多是能接受這個數字,
把機身的除噪打開,效果一定會比我這樣赤裸裸的關掉除噪功能來的好很多,
102400開始就是很重的油畫感了,而409600我覺得比較像是一個指標性的iso,
意思是機身能達到iso409600的能力,但是平常不太可能用這樣的iso在拍照。
我還蠻喜歡低iso的表現,很乾淨^^。

----- 分格線 -----

6/26 晚間 α7s vs GM1的暗部對焦能力

會選擇這兩台做比較,主要是因為兩台相機在官方資料上都有記載
具備-4ev的對焦能力,想必在暗處對焦能力一定不錯,
所以我錄了α7s及GM1在暗處對焦速度上的表現
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環境是這個樣子的,只有一小顆小蠟燭 (很暗很暗很暗…)


先來看α7s配上24-70mm f4 菜頭的對焦速度有多快
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 (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)


再來看看m4/3的GM1,搭配leica 25mm f1.4
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 (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)


我試完之後,覺得α7s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
在白天的部份,速度就不會差太多了。

-------->

 

6/27 動態範圍小試身手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這張是從圖書館的室內往外拍 ( iso 320,1/125秒,105mm,f/2.5),只要室內是暗的,
用數位相機向戶外的白天拍的話,戶外一定會白茫茫的一片,不過現場直接拍下來的感覺,
並沒有反差非常嚴重的過大。(原檔jpg請點我)



▲ 我把α7s的原始ARW檔丟進LR軟體裡面,把陰影+100、亮部-100
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得到了一張跟眼睛看到比較貼近寫實畫面的照片 (JPG大圖請點我)

原本黑成一沱的葉子有了顏色層次,戶外白成一片的地板也有了影子和磁磚線條,
這在事後補救照片或是後製時可以有很大的空間,在大幅度的調整下,
仍然保有自然的顏色及層次,真的很nice !

 

 


6/30 A7S高iso實用 vs E-M1五軸防手振

先說,這個test並不是嚴謹的test,
主要是我沒有去固定用相同的鏡頭,
而是都使用對方最有利的條件下去做。

比如說M4/3的優勢是利用大光圈去降低iso,
同時使用大光圈鏡頭時,又因為片幅較小,
鏡頭上的設計焦段都比較廣,景深也比較深,
所以M4/3使用者當然不需要開高iso來拍照,
同時高iso也是E-M1的罩門。

而α7s的優勢很明顯,就是高iso開下去就對了,
另外24-70mm鏡頭有防手震,當然一定要打開,
也可以稍微降低快門速度來換取較低的iso。

用雙方都有利的條件test,比較符合日常生活條件


α7s:配至24-70mm f4鏡頭

e-m1:配至 4/3 50mm f2鏡頭

雙方都關閉雜訊過濾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共同條件是昏暗的環境,且全程手持拍攝




【條件一,靜物】拍攝要點:iso能愈低愈好,且不能手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α7s:50mm端,光圈f/4,快門1/4秒,iso 10,0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e-m1:50mm端,光圈f/2,快門1/5秒,iso 3,200


【條件二,假設朋友聚餐環境】室內與朋友聚餐,通常快門要在1/80秒式右,減少殘影產生,
所以我在右側打了一小光源,比較符合餐廳環境光線亮度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α7s:50mm端,光圈f/4,快門1/80秒,iso 6,4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e-m1:50mm端,光圈f/4,快門1/80秒,iso 6,400


【條件三,夜間運動攝影】運動公園裡打籃球的人士,大約要1/200快門再抓得到,
只能拉高iso,而光圈不能太大,會影響景深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α7s:50mm端,光圈f/4,快門1/200秒,iso 25,6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e-m1:50mm端,光圈f/4,快門1/200秒,iso 25,600



由於不是條件很嚴謹的test,我大概說明一下:
條件一是想辦法在手持的範圍內,穩住自己的手,
利用鏡頭防手震、機身的防手震,讓iso儘量低,
不過E-M1的iso 3200 噪訊還是明顯比α7s的iso 10000來的高,
這方面E-M1可以透過機身抹除一些噪訊,雙方的差距就不會太大了。


條件二是模擬在餐廳室內聚餐,要拍攝室內的人們,
所以快門大約會定在1/80左右,勉強不會產生殘影,
這點E-M1就輸了,α7s的iso 6400蠻乾淨的…OMG


條件三是拍攝夜間運動的人們,快門一定要拉高,
由於快門已經到了1/200,防手震機制完全可以忽視了,
會產生手振的機率不大 (除非你有貧血或是中風手會抖),
iso兩者都開到25,600了,差距已經完全拉開。


結論:α7s可以用超高可以iso超越擁有超強防手震的E-M1


這個會有些爭議 / __ \ 我很擔心會有論戰,
我還是得說一下,每台相機都有缺點,
避開缺點好好使用,每台都會是好相機。


如果某天E-MOUNT全幅也有像五軸防手震的技術,
某些層面來說,幾乎是要橫著走了。

補充:α7s用靜音電子快門,所以才有辦法在條件一下用這麼慢的快門速度



※ 所有原檔都在這本flickr相簿 

 

 

 

以下為實拍照

Nikon 55mm f/1.2 S.C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

Nikon 105mm f2.5 阿富汗少女鏡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
Carl Zeiss 24-70mm f/4 (手持) -_-+鏡頭防手震配合高iso,腳架都省了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

6/29 一些實拍照,老婆懷孕39週

Studio Flash Lighting ×2
SB910 X1
Nikkor 20-35mm F/2.8D
Carl Zeiss ZF 50 mm F/1.4
Carl Zeiss 24-70mm F/4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



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 

 

7/1 Nikon Nikkor Noct 58mm f/1.2 夜之后 (f1.2~f2.8拍攝)

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

上面有一朵扶桑花,紅色的演譯還蠻漂亮的,紅色的部份也都沒有糊成一塊,
紅色層次表現的很亮眼 (螢幕如果比較舊可能會看不太出來)。

如果要讓紅色層次更好的話,可以再-1格飽合度應該表現會再好一些。 

<<<<未完待續>>>> 

 

 

 

 

 

TO ssword  兄,下面這張是iso 12800的照片(EM1 VS A7S VS GM1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wlence(MR.鍾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