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多人問我是不是跳家了,還是不經營m4/3及4/3了,

其實不是,我一直都是多系統的使用者,但是我自己

愛4/3和m4/3系統多一些,這次是要幫我的一些老鏡

找個機身插上去… 大家就看看吧 ! 

 

好久沒有東寫西寫了


fuji 對我來說是很陌生的相機,以無反相機來說,
算是年輕的牌子,我會買他是為了某些理由~ (後面會說明)


----- 我是分格線 -----


我一直在尋找一台能解放 Topcon 58mm f1.4鏡頭的機身 (對岸稱鳳凰瞳),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為了這顆鏡頭,因賣家要連機身一起賣,所以就一起買回來了,
初代鏡的鍍膜是美麗的金黃色,而初代鏡有近50年的歷史,也有黑色版本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相當罕見的初代黑魂版本


因為非常喜歡此鏡,瘋狂的收集所有版本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我自己本身比較習慣用Olympus、Panasonic及Nikon的相機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但是比較可惜的,雖然Olympus 相機有裝上speedbooster,能讓視角x0.71倍並加大一級光圈,
所以用135片幅來計算,接上M4/3相機相當於58mm x 0.71 x 2 = 82.36mm f1.0的鏡頭,
也就是說視角還是有點窄,比較窄的情況下,畫面被裁切的部份,焦外散景範圍變小,
這顆鏡頭的成像特色是有點打折扣的。

所以我為了這顆鏡頭買了D800E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無庸置疑的,D800E是台好相機,甚至我還拿鳳凰瞳去做婚禮紀錄
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


但是我已經被無反相機慣懷了輕便使用習慣,再加上D800E對於老鏡的對焦是很不方便的…
我的視力是1.5及2.0,如過用觀景窗對焦還是很吃力 (尤其是用沒有CPU版本的鳳凰瞳…),
LIVEVIEW的放大對焦也相當難操作…,加上室內燈源人的膚色表現普普 (還是得上閃燈打才好看)
心一橫就把D800E丟出去給需要使用的人了。

中間也考慮過sony的α7 & α7r,有先請新竹的網友傳照片過來,
也看了幾棟樓,覺得顏色還是很"SONY",有點艷、機身設計有點醜,
也曾去試玩過覺得操作不上手 (這屬個人主觀),就踢出名單外了。
(所以Nex更不可能去選擇)


左思右邊,上看下看,還是覺得fuji最適合了,
視角被裁切的部份可以靠speedbooster挽救回來,
除了這個,又加大一級光圈,又有富士處理的很棒的發色,
所以就開始尋找fuji相機。


那我一開始其實鎖定的就是X-E2,主要是X-T1與X-E2的感光元件是同一片,
同為 APS-C X-Trans CMOSII,手邊也有台E-M1,所以找不到
可以入手X-T1的理由,就帶X-E2回家囉。




先來開個箱吧 !
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開箱中… 小小一盒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其實我覺得X-E2 蠻輕巧的,沒有機身防震的無反相機,其實都頗羽量的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接著,很棒的~ 可以把鳳凰瞳透過speedbooster在X-E2得到135片幅視角的解放囉


然後,58mm f1.4的鏡頭,變成了f1.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景深變的很淺,拜全幅視角的關係,畫面比原本接在olymspus上寬廣的多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當然,是拍個氣氛的,平常這樣用全光圈拍人,一邊眼睛都會糊掉的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挺喜歡他拍出來的感覺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老鏡一向成像有他的特色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景深太淺時,通常要縮到f2.8 - f4左右,跟接在D800E上的感覺是一模一樣的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我想這就是戀戀富士色吧,鮮艷但又不會覺得太濃稠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太陽即將下山時,傍晚的蝴蝶蘭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膚色是走粉嫩路線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在遊覽車內,將曝光拉高,人像膚色還是處理的很好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我還蠻喜歡室內黃光下 fuji 顏色處理的很自然,不會像得肝病一樣黃


另外,我尚有阿富汗少女鏡(105mm f2.5)、NIKON20mm f2.8D廣角鏡、Nikon 55 f2.8macro,
先放個幾張轉接 20mm F2.8D的照片。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室內黃光下的食物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大樓之間 (廣角鏡轉接上來沒有什麼問題)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透視感與接在D800E上的感覺是相同的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立體感也足夠 :)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陰天下,fuji色彩還是處理的很舒服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光圈轉到f2.8時相當於f2.0,如果太靠近被攝物,背景一下子成了糊糊的散景




▲ 這張是阿富汗少女鏡對著鏡子拍的,這個濾鏡跟olympus的戲劇化濾鏡很類似,我喜歡~



另外一點很棒的地方,是fuji的高iso處理的很漂亮 (該說抹的很好嗎?)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這張是在極暗的環境下拍到野貓 (用的是facebook圖床,原檔遺失)

auto iso的部份,我是常駐在iso6400 (NR是設定在一般),
安全快門不夠下,我都能放心拉高快門速度,靠提高iso來撐。
(不過自從NIKON D4S出來後,6400的iso值,好像也算不太高了XD)


另外,我覺得富士的畫面線條是屬於比較柔和的,
拍照的時候,我的銳利度是+2的 (這個也是屬個人習慣),
不然覺得總是不夠銳利 (當然也有可能跟老鏡本身就不是走銳利路線的關係)。


JPEG直出的部份,尤其在人像,真的無懈可擊,好像專為黃種人設定的。
不過,我好奇的是,JPEG的直出檔案很小,通常只有5mb左右,
而E-M1jpeg檔案常常衝上8-9mb,也一直讓我有感覺到是不是富士壓縮的
比較高,所以直出的jpeg檔也就沒有那麼銳利了。


要說缺點的部份,就是在混亂光源中,我發現白平衡也是會飄來飄去,
不如傳聞中的穩定。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圖1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圖2

手邊剛好有E-M1,E-M1則是一直維持在圖1的顏色表現,也接近肉眼所看到的,
在這種極端環境下,可能白平衡還是用自定的好,重要場合,可能還是要設定拍raw +jpeg來得安全。


fuji X-E2 也有峰值對焦,對於使用手動鏡的人真的很方便,
如果是純粹要做放大對焦,滾輪往內壓就好了,很方便操作,
另外wifi雖然不能搖控自拍 (可能怕打到X-T1),但是傳照片到手機
也很迅速了,傳到手機後再上傳fb打卡也沒有太慢的感覺,一氣呵成。

 

沒有選擇X-E1的原因,主因是因為對焦太慢的關係,
另外X-E2的高iso確實表現的比較好,也有符合現代相機的需求--->wifi傳輸,
現拍隨傳,很適合我太太想要馬上上傳臉書的需求 (用畫質好的照片打卡很過癮)。

X-E1的錄影僅僅只有 1080p / 720p @ 24FPS,
X-E2的錄影有1920 x 1080 @ 60p,
在錄影流暢度及剪輯上也好上許多,可惜的是沒有獨立的錄影鍵,
要另外設定快捷鍵來當錄影鍵使用會比較直覺使用。


另外剛進來F家,我看了F家的鏡頭,每一顆給的規格都相當地的好,
就連萬年的18-55mm焦段kit鏡,光圈也給到了f2.8 - 4 ,
而且居然有光學防手震… 這…

真的是非常的有誠意,不過也變成了每顆都很想買的感覺 (小惡魔蠢蠢欲動)。

 

============= 俺是分格線 ==============


再來,看一下機身的外觀和操作 (一"一 我拿廣角鏡再裁切,懶得換鏡頭勿見怪)

機身選單我覺得是蠻簡單操作了,設定的選項並不多,
所以一般人可以很簡單上手。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menu裡面的選單設定以相機來說,設定並不算多,反而也容易上手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左邊的driver鍵也提供了一些常用的選項,這邊是建議把fn2設定成錄影鍵,
因為X-E2並無獨立的錄影鍵,對於不常錄影的人沒有太大的影響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接口的右下方提供了M、C、S 對焦模式可以選擇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握柄的部份有做凸起的蒙皮,有止滑和加強手感的效果 (我個人是覺得如果接大隻一點的
鏡頭,這樣的握柄是不及格的,不過X-E2是定位在隨身單眼,要接長鏡頭的機率並不高)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內鍵的電子觀景窗,雖然解析度高,但是EVF給人的感覺還是有點偏小 (尚可接受)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小閃燈補燈效果其實還不錯,注意一下出力,效果不會太死白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機頂轉盤的部份,加減EV設定很方便,不過我發現一件事,測光常常有點偏暗,
如果在A模式下,常常我的EV至少會加2/3 ~ 1 左右。實體轉盤的好處,就是
可以很迅速的調整到自己要的數值 (但是快門速度一格從 1/ 60 就直接跳到1/125 
>_< 差太多了吧)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這片LCD,顯示的太漂亮了… 回家再用apple螢幕看,都會覺得飽合度低了一些,
有一點點受騙的感覺,不過整體照片發色是好的,也就沒關係了~。


另外,我拿到相機的第一件事,是先拍一張照片,然後再跟自己的電腦螢幕比對一下亮度,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減少回家還要在那邊拉照片的亮度,或是不小心拍過曝… 就很麻煩了。目前我的EVF及LCD
都是設定+2。


============= 俺是分格線 ==============


第三方的 iso 測試 (沒收錢的卡準!)


室內人造光源無戶外光源干擾 / NR0 / SHARP 0 / JPG 直出 / 鏡頭NIKON 55MM F2.8(轉接)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拍攝毛衣 (以下都是做100% corp)


== == == 以下做中央裁切 == == == 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1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2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4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8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16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32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64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12800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ISO 25600


我只能說不放大看的話,雜訊抑制的很好,有點變態…
就算iso高到12800的時候,也不覺得顏色有跑掉,
APS-C X-Trans CMOSII 加上 EXR Processor II影像處理器,
真的有厲害到。



------------ 我是分格線 ------------

3/11 新增 到底富士的ISO有沒有灌水?

因此,我拿起手邊的E-M1,同樣接著speed booster,
快門固定1/60s,光圈調到f1.4(f1.0相當),
對著我的桌子下面試拍了幾張 (室內光源)。
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如果只是E-M1 vs X-E2來說,假設快門速度兩者沒有差異,
E-M1的iso 200 = X-E2的iso 640 這是結論

當然這個AB test還不夠嚴謹,可能要等到晚上回家後,
設定一個零光害的地方,只用一盞燈來測試會比較準。


大家也可以順便看一下,同個鏡頭在不同機身下,
轉接上的優勢還是有明顯的視角差別。


<3/11 日>

總覺得白天的 iso 測試不算謹慎,
等到晚上,所有的燈光都關掉,
100% 遮蔽外來光線再重新test一次,
也可以順便看看室內燈源各機身白平衡

這次加入了GM1,光圈f4、快門1/15秒,model是家裡的pen F底片機

環境是這個樣子的,未開燈的話是伸手不見五指,留了一盞40W的白織燈泡 (燈光是黃的)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
接著是iso200、400、640、800 對比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看的出來E-M1保持暖色調關閉時,會將黃光直接矯正成白光,但是等於沒有保留現場光源氣氛;
GM1雖然是黃色燈源,但是還是偏黃多了些,如果拍人的膚色肯定會過黃~"~,
最後看到中間的X-E2,現場光源保留的很漂亮,白平衡的部份處理的不賴~ (不過混亂光源時
會有點飄,前文有稍微提到。)

ISO的部份E-M1 & GM1的感光度是相當的,X-E2大約是低了1/3EV~2/3EV,
沒有像白天測試的時候差了1EV多的誇張,估摸應是有外來光源(陽光)干擾的關係。





<<<< 未完待續 >>>>



註:眼尖的人會發現,轉接環用的是Nikon 卡口,但是Topcon鏡頭卡口是Exkata接口,
是沒辦法接上去的,所以我是請改鏡的師傅拆掉鏡尾,把初代鳳凰鏡的法藍距改成
跟NIKON一模一樣,並改成NIKON卡口。

鳳凰瞳目前由COSINA (掛福倫達的牌子再次出發),共做了三個版本,
世界限量版本上面刻的品牌是COSINA,後來出了兩顆黑鏡通通都是
掛福倫達的牌子。

①世界限量復刻版本:M42卡口x800顆、Nikon卡口x800顆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 我所擁有的版本,是少見的Nikon版本,因為是全新的也捨不得用 (放在防潮箱供起來)

②復刻再復刻本版本(橡皮對焦環)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③復刻再復刻版本之二(金屬對焦環)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▲COSINA版本鍍膜是很明顯的酒紅色,而初代的Topcon無論是銀色還是黑魂版本,
一律都是金黃色的鍍膜

兩者明顯的差異是光圈葉片數量不同…0.0 有興趣的人再去google看看就知道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wlence(MR.鍾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